防范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实施新型电信诈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抵抗疫情期间,却有不法分子假借抗击疫情实施金融诈骗。对此我行整理了常见的欺诈手法及相关防骗提示,帮助广大客户在疫情防控的同时,保护好账户资金安全。

(一)以购买口罩、酒精、消毒水、体温计等物资为由实施电信诈骗。

防疫期间,口罩、酒精、消毒水、体温计等物资需求较大,犯罪分子通过微信聊天群、公众号等各类渠道发布虚假销售信息,诱骗受害者向其微信转账。当受害者发现迟迟未收到货物也没有发货的物流信息时,尝试联系卖家,却发现已经被拉黑,此时受害者则才意识到被骗。

防骗提示:当您购买疫情防控物资时,请务必确认卖家合法、诚信,且发货及时,以免资金被骗或产生交易纠纷。建议您通过正规、合法的电商平台购买,保护自身消费者权益。

(二)伪装公益慈善机构实施电信诈骗。

犯罪分子打着慈善会募捐等名义,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进行金融诈骗。如武汉警方通报,名为武汉市慈善会的公众号以向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捐款的名义实行诈骗,受害人向公众号转账捐款后,发现公众号被注销。

防骗提示:在开展爱心捐款时要认准正规捐赠渠道。捐款前需核实对方账户名称与受捐公益组织的名称是否一致,不轻易将捐赠资金转入个人账户。

(三)谎称火车、飞机、酒店等退改签补偿服务实施电信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发送短信,以航班/火车/酒店因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被取消,办理退订或改签业务可获赔偿为由,诱导受害人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套取受害人提供账户信息、短信支付验证码,进而盗取资金。

防骗提示:收到陌生短信和电话要慎重,切莫随意点击短信中的链接。拨打电话前可先登录对应航空公司、火车票销售及酒店官方网站核实信息。如接到陌生电话通知退票、改签、退订事宜,切记不要通过电话透露银行卡密码、验证码。若陌生人以办理退改签为由提出转账要求,应先予以拒绝,待核实清楚后再做答复。

(四)谎称亲属感染、购买防控疫情物资等为由实施电信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学校或某公司工作人员,以受害人孩子或某亲属被隔离医治为由,或为受害人亲属购买口罩等防护物资为由,要求受害人汇款,骗取受害人钱财。

防骗提示:在接到陌生人来电称亲属感染等消息时,先冷静核实情况,切莫心急汇款。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防疫用品,勿轻信个人的兜售行为。

当您发现身边有借助疫情的金融诈骗、电信诈骗行为或者线索,请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